一批特殊的红色“家底费” 2023/5/25 9:48:02 来源:中国军网

崔鹏安

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史馆里保存着一批特殊的“家底费”,虽然年代久远,但历届党委班子交接传承,这批“家底费”俨然成为红军师作风的象征,它们就是从革命战争年代留存下来的2930块银元。

1949年,解放兰州的战役异常激烈,成为红军师作战史上最过硬、最光辉的一战。该师某团四连的前身连队作战非常英勇,攻下兰州后,全连仅剩4人。战役结束后,团里将从敌人那里缴获的100枚银元分给新组建的四连。当时,团领导将银元交到新四连官兵手中时一再嘱咐:“四连不能丢啊!”新连长王立功牢牢记住团领导的话,他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:1932年,延川的红军缴获敌人物资后,给每名干部发了一枚银元零用。一次战斗结束后,得知部队急需大量药品,同志们纷纷从怀里掏出带有体温的银元交给组织。原来,这些银元大家都没有舍得花。听了新连长的讲述后,四连官兵异口同声表示:“银元要留到最需要的时候用!”最早的一批银元就这样被保存下来。

后来,部队在甘南剿匪,四连多次打先锋,伤亡过半,其他连队又不约而同地将节省下来的银元送给四连。因为数量越来越多,连长王立功郑重地将这些银元交给了部队,作为战士们自发捐献的一笔钱。捐献的银元也因此受到财务部门的格外重视,被单独存放。

进藏平叛时,官兵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跋山涉水,克服严寒、饥饿等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。即便如此,依然没有动用这些银元,甚至还有同志们陆续将自己的银元送到财务部门。后来,该师历经10余次换防,红军师前辈坚持一块一块把银元节省下来,于是,这些银元的数量逐渐增加到了2930块。

据红军师老前辈郭生亮回忆:1979年4月,该师奉命从西藏移防新疆,作为分管后勤的领导,由他负责押运各类物资,其中就包括这2930块银元。

如今,这2930块银元是红军师的红色“家底”。多年来,无论社会如何发展、条件如何改变,全师官兵始终以红军前辈为标杆,做到面对腐蚀冲击不改本色、面对利益诱惑不失气节、面对风险考验不忘初衷,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,不断打牢廉洁文化建设基础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强军兴军实践中。

相关新闻
标签: [责任编辑:袁邑]
分享到: 更多
网友评论702人参与 0 条评论
用户名 密码 注 册
 
国防新闻网介绍 | 投资者关系 | 广告服务 | 诚征英才 | 保护隐私权 | 免责条款 | 法律顾问 | 意见反馈 |
国防时报 版权所有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7 蜀ICP备16003420号-1 川新备12-000053
Copyright©2011 National Defense Newspaper All Right Reserved.